「巴菲特的成功是不是倖存者偏差?」這個問題常常浮現我心中。
一般人看到巴菲特的成功,於是想要效仿他的投資哲學,或是模仿他的投資組合。然而巴菲特本身就出身於富裕家庭,父親是兩任美國國會議員與成功的商人,簡單來說他很有生意頭腦,但或許是從小生長環境的耳濡目染,所以他知道也可以這樣做。
如果說運氣也是一種實力,巴菲特可就做得太對了,他出生的運氣就勝過平凡人一生的努力。然而我們卻忽視他的成長背景,反而專注在他的投資哲學、理念、作法。
或許我們都搞錯了努力的方式。這種天生帶財來的貴人,重點不是他怎麼做,而是不管他做什麼都會得到很多財富,即使他今天不投資股票,改成投資房地產也是會成功吧;旁人想要效仿他的努力,未必行得通。
愛莉莎莎公開網紅如何「透過自媒體賺錢」,傳授如何把流量變現、跟廠商談價碼。然而只要照著做都會成功嗎?那倒未必。作法雖然是可以參考的,但是愛莉莎莎的成功也是奠基在她積極又努力的人設(還有做為美女的紅利),如果今天她頻道影片的主角是你家隔壁60歲的鄰居退休伯伯,還會吸引到這麼多粉絲嗎?
在競爭環境中活下來的人,似乎說什麼都是對的。不過我認為還有一種可能,就是剛好走在十年大運。每個人有各自的運氣,有人在年少注目,有人在青年發跡,有人要到中年才出頭,也有人晚年享清福。
如小米創辦人雷軍說「站在風口上,豬也會飛」,走在大運上,不成功也難。反而是過了大運後,該如何保守現有成果,持盈保泰,或許才是人們更想知道的吧。
(首圖來源:AI 生成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