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時合作的作者群中,有一位以前是上市公司投資長,不諱言自己靠炒股致富。一般人炒股致富不敢講,但他可是直接坦承,而且自有一套心法。
有一次我問他,為什麼他買的小型股都可以買在最低點,賣在最高點,難道是依循什麼技術指標?他想了半晌後回我:「買小型股沒有技術指標,就是本金夠大而已。本金夠大,隨時進場都是最低點,買盤自然推升股價,散戶不知道這是大戶在炒股,就會進場接刀子,這時候出場不論何時都是最高點。」
他是機會主義者,選股就是那些符合趨勢、有議題的個股。散戶看到小型股大漲,以為是下一個趨勢,往往進場就是套牢,而他則高歌離席。
由於聽他這樣分析過,所以我從不買中小型股,即便對中小型股有興趣,我也會選擇像是復華中小、野村中小這一類績效頗豐的共同基金入手。然而買過幾次,一天大漲一天大跌,漲的超越大盤、也能跌得比大盤深,我深知自己不是投資此類基金的料,早就縮手不買。
他曾經把買股票比喻成進貨給我聽,「炒股很像是買東西,好處是你不用留庫存,不用煩惱商品進了沒人買。你把買股票當作進貨,虧了就當作進貨成本,賺了就損益兩平,只要兩者相加還有賺,那就是獲利。」
他推荐過買一些值得存股的標的,但我慧根不足,往往漲一點就想套利,跌下去又不敢買,但他來回操作卻是獲利頗豐。我佩服他在股市打滾這麼久,要說我在他身上看到什麼?那就是我看到自己的軟弱:尚未有直面投資心魔的勇氣,缺乏等待獲利果實的定力,因此會追高殺低。我佩服像他這樣可以在股市獲利的人,因為他的心性,遠比我還要更沉穩。
(首圖來源:pixabay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